Published inDailyFongyun·1 day ago童年的颱風(2)(續上週) 另外一個童年印象是,當年打風很易停工停課,而且時間甚長(所以才要先搶幾餐的菜呀)。現在網民就是不滿掛八號風球時間很短,尤其通常都在夜晚,無法「受惠」放假。是真是假﹖ 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是「科技進步」。以前預測不易,天文台需要預留更多安全空間,就要提早掛八號、遲點除下八號。近年颱風走勢預測比以往準確,為了預防風勢變強而掛八號的時間就減少了吧﹖ 印象如 …中文11 min read中文11 min read
Published inDailyFongyun·Sep 16童年的颱風(1)臨近開學又是老媽生日,今年卻遭遇超級颱風。老婆原本為奶奶慶生的計劃,因為提前預告的八號臨時變陣,方某開工準備(原來要被延遲的)開學後還衝出去酒店拿蛋糕(外頭的連鎖餅店應該無法突然提供明天才交貨的蛋糕吧﹖),幸而也順利完成,老媽慶生後還可以趁風雨不大先回家。 不過政府的提前預告卻似乎令市民甚為恐慌,老婆中午已發現公司附近街市的菜檔趁火打劫加價,而且還賣得完。超級市場則被搶購一送,只剩下少量三色椒。(香港人不喜歡三色椒嗎﹖) 在下卻覺得很奇怪,這不是我小時候的香港,有必要這樣搶菜搶肉﹖可見難民心態從未遠離。 老婆跟印傭姐姐解釋打風是甚麼一回事(赤道附近因為科氏力太弱,儘管海水夠熱,很難打風),我想也要解釋一下小時候打風跟現在有何分別。 小時候打風,新聞通常就是大人到街市和超市搶購物資。其中一個實際原因是,當時打風後新鮮食物供應通常真的會暫停幾天(當年大陸道路和九廣鐵路華段很易水浸)。打風那一兩天,甚至之後的一兩天,萬千家庭大多會靠罐頭作菜。中文3 min read中文3 min read
Published inDailyFongyun·Sep 9騎著恐龍去上學劉思源作、林小杯插畫《騎著恐龍去上學》,新北﹕步步,2017 上一篇《騎著恐龍去圖書館》的前著,知道有前著就一併買了。 兩者相比較,我認為《去圖書館》作為後著是比較成熟,能帶出另一層意義。《去上學》的前半雖然有趣但仍是比較平鋪直敍。雖然本書後半的結局跟《去圖書館》一樣有種意料之外的童趣。 (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) (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,經本文連結 h …中文1 min read中文1 min read
Published inDailyFongyun·Sep 2怪夢夢雜錦(9)不要問我為何會發這樣的夢。 在夢中跟人討論某人,想說他「信不過 / 靠不住」,但說來說去都是「not trustable」之類,好像不太行。 醒了之後第一個反應﹕應該是用「not worth to trust」或者「untrustworthy」吧﹖ #英文屎到入夢 #梗係啦唔通現實英文屎發夢就會好咩 不知為何會跟一位現實中沒交流過的「朋友妻」一起去「中環」(其實還是比較像灣仔),在一間獅子銀行前面有間粥粉檔,朋友妻說很好吃的,所以就去吃。 (謎之聲﹕發夢又見前度又朋友妻,你想死了……) 粥粉檔前面有幾張大圓形摺枱,都是沒人坐的。我見她去旁邊報紙檔買某份教會報(隨街可以買﹖),於是就跟著去,看旁邊軍事雜誌海報(寫著用模擬系統代替實地訓練云云)。但她叫我回先去霸位。 我回頭一望,已經每張枱都有人坐著(那麼快﹖),只是還有位置搭枱。 我們坐下後,我叫了一碗粥和炒麵。然後就醒了。中文1 min read中文1 min read
Published inDailyFongyun·Aug 26歡迎光臨別家門市茉莉《您好!歡迎光臨別家門市》,台北﹕平裝本,2022 上次介紹謝東霖的《神明便利商店2》,提及他推介本書作者的新漫畫集。可惜新那本《別間教室》好像是同人誌,沒有電子書(至少讀墨見不到)。如果快點有電子書上市,讓不便買實體書的讀者都能支持就好了。 就是看那篇推介,才知道原來《別家門市》有出書。方某有追看她的IG (正如有追看謝東霖的),所以得知出了書,就買電子書支持一下。 顧名思義,作品也是以便利店為舞台。而且因為作者本人有相關工作經驗,可以讓讀者見識到不少幕後運作不為人知之處。由於便利店同樣是大家慣常出入之地,所以又有很多讀者容易有共鳴的前台趣事。 大概因為對人物有印象,雖然書中的故事不是IG上看過的,也不用一小時就讀完了。就算沒看過的讀者,因為書中有人物簡介,應該也不難投入。 希望作者繼續出版相關作品啦。 (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) (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,經本文連結 https://moo.im/a/06kCKR、https://moo.im/a/39floX 購買,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。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。)中文2 min read中文2 min read
Published inDailyFongyun·Aug 19事先張揚李聲揚李聲揚《事先張揚 — 一書保平安》,香港﹕三次坊教室,2021 書名明顯是人名食字。方某也事先張揚,作者是推友(現在好像要改名叫「X友」,慘),所以見到出書特地買來支持。 作者對網友一般自稱Ivan/艾焚,在推友之間評價頗有爭議,大概因為他發言通常比較「寸嘴」,而且出身投資界的他,論調帶有傳統「右翼成功人士」那種傲慢。不過如果看倌不是被「寸」對象的話,大可當成一種「抵死」論調,看看當中是否有值得參考的內容。 推友可能會覺得奇怪,因為方某不算很支持艾焚的論點(長期看倌當知方某對很左或很右的主張都不大贊成),又不是「跟著貼士買賺了錢」那些粉絲(我沒訂他Patreon),為何會買書﹖ 因為知道出書並不容易,只要內容接受到,當成支持相識、支持出版,也是好事。 正如艾焚自道,他自己偏右,也要看看左翼文章,了解另一邊的想法。方某自然也要斟酌一下左右各派的想法。 說完背景,回到本書。本書分三部分。 第一部分講自己生涯和從中所得的教訓,這部分認識艾焚較久的人,可能會聽過大概。 第二部分講作者對職場的看法。 第三部分是本書的「賣點」,講投資。中文6 min read中文6 min read
Published inDailyFongyun·Aug 12首陽記(4)(第三篇) 到14/7星期五,連老媽都「陽」了(也是預計之中),雖然她的T線位一開始就淡(多謝那四針復必泰),之後幾天甚至淡到她以為自己是「陰」了(哪有那麼快)。我們沒有特效藥,因為她是長者,所以醫生會開給她。我們建議她先買定喉糖,待喉嚨痛時使用。 由於老婆五月才「陽過」,所以暫時不怕再感染,但現在面對四個「陽」的,有點像「四星伴月」。 由於姐姐同時病了,所以老婆建議她自己放假時看顧方包,讓姐姐休息一下。 於是我就暫時當廳長,就睡在方包Loaf Park的地墊上﹕ 姐姐也是只有三日藥,所以即日再去覆診多拿一些藥旁身。 吃中藥後「藥到病除」,病毒當然沒清得那麼快,黃痰和刀割的喉痛倒是很快消失。反而變成整天整晚都在咳白痰了,就算喉嚨本來變得沒那麼痛,都咳到痛。於是唯有星期日都打擾醫師,問她那些看來有點「涼」的藥是否繼續吃。結果她建議煲「蔥白水」,我看了網上食譜後就出去買蔥,然後老婆教姐姐煲一碗。飲完一碗後,那一晚竟然就有咳出一口黃痰(只此一次)。我嚇得第二天不敢再煲,免得又太「熱」。反正那些中藥吃多一天就吃完了。中文3 min read中文3 min read
Published inDailyFongyun·Aug 5首陽記(3)(第二篇) 回到青衣,去診所報到。因為「陽氏」要在診所外等候,而病人又多,結果肌肉酸痛了一晚的我在診所外罰企大半小時,才見到醫生。由於現在早已「復常」,沒有隔離令(如果有隔離令我手上那堆書券也不知該怎麼辦了),甚至只能先開三天假期,之後再按病情看著辦。 回校之前,我先執拾了牙刷牙膏之類的物品,衣服拿了兩套(其實舊居也有衣服所以拿不拿都沒差),老婆上班前已幫我入了袋。老媽一邊執拾她來這邊住幾天所需的細軟,也幫我先換了床舖(畢竟搬走後就沒換過)。所以看完醫生就上去拿著袋,買份午餐再回舊居好了。 回舊居放病假倒也沒甚麼,有得上網看書看電視就好。發燒和肌肉痛只是星期日晚的事,星期一其實已經消散,只是精神還有點疲倦。反而不用照顧方包又不用聽嬰兒哭鬧,更似渡假。 雖然打了四針都中招,但至少拖了三年多才中,而且病情不算重,也算好了。 當然老天沒給我那麼悠閒。 老婆說會喉嚨痛,預先叫我向醫生拿的止痛藥,11/7星期二就用得著。正當我一邊上網,一邊想著星期二晚飯吃甚麼的時候,老婆通知我,因為方包又發燒,檢測下方包和外傭姐姐都轉「陽」了。而老媽則繼續「久陰真驚」。中文3 min read中文3 min read
Published inDailyFongyun·Jul 29首陽記(2)(第一篇) 方某是個沒甚麼運氣的人,平時抽獎都沒甚麼中獎。 今年學校周年聚餐,因為逢五逢十大慶,所以邀請冠名家族成員來切大蛋糕,然後每人一塊。 怎料原來今年校方還每人送一件有一抹金屬藍色既朱古力蛋糕,上面有個人名牌(我那件寫了「Fong Sir」)。但因為未開飯已經吃了一塊蛋糕,所以沒有誰想即場把這也吃掉。Whatsapp老婆她說想試,於是我準備帶回去。 然後不知為何(之後就知),平時連聖誕聯歡都很少抽到獎的在下,今次中完圍獎(禮券一張),抽獎還中了小利是,加起來總共值二百元正。 同事笑我的時候我還說,因為平時都沒中過所以運氣積了很久啦。 因為節目多,八點才開席,十點才散席。 不過蛋糕怎帶走﹖我拿個環保袋裝著去搭巴士。因為怕蛋糕小件搖晃太大,我已經拿著袋中間。但去到巴士站已經發現蛋糕底盤滑開了,有些朱古力醬漏在袋裡…… 事到如今,都要拿回家啦。再小心點拿上車,用手扶住底盤啦。 可是人到青衣落車,底盤又滑走,今次是整件蛋糕飛落地。結果我雙手弄污了,還要徹底洗袋,但沒人吃到這件寫了名既蛋糕……中文3 min read中文3 min read
Published inDailyFongyun·Jul 22首陽記(1)三月「復常」後人人中招,我們這種打足針(我打了三針復必泰再加一針二價)一直未中的,被稱為「久陰真驚」。 其實也沒甚麼好驚,只是很多人不戴口罩和大量活動後,幾乎「所有」在疫情期間靜寂的呼吸道病毒都回來了。這幾個月在下基本上三兩個星期就會傷風一次,流鼻水跟平時的鼻敏感夾雜,一開始還會一見鼻水多就做快測,但測來測去都是陰(「久陰真驚」嘛),之後密到都懶得理了。 五月老婆就中了招,躲回外家一星期,其他人仍然沒事。 方包倒也不時就傷風(大概是我害的﹖),所以也就不停在兒科診所出入。 原本打算待他傷風完了就去打復必泰,怎料六月尾他就突然發高燒。 原本還以為是午間帶他去商場平台玩,天氣太熱所以中暑(以為要給老媽罵了),但洗澡和塞退燒藥後也反覆再燒,就不尋常。由於是不明原因發燒,於是夜晚就要送入私家醫院檢查發生甚麼事。老婆陪留院(因為實在太累,還要請老媽午間來替班),我就日間當跑腿來回拿物資。 護士和老婆的朋友都懷疑是玫瑰疹,如果到政府醫院應該會讓醫生看看小兒沒生命危險就請帶回家,叫家長回去仔細留意。私家醫院用你的錢,不介意「大包圍」式甚麼都檢查一下,結果所有重要的病毒(包括COVID-19、流感、RSV和玫瑰疹的皰疹病毒)都沒驗出來(算不幸中之大幸),只驗到兩款普通傷風感冒的「弱雞」病毒,一款是舊冠狀病毒,另一款叫「博卡病毒」。中文2 min read中文2 min read